张力性气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患者术后半小时下地不再是梦市肺科医院这一
TUhjnbcbe - 2022/8/13 1:39:00

记者:徐睿捷通讯员:张全录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从来都是“推着进去,推着出来。”不过,医院,这样的“从来都是”已被突破。10月26日,患者小石在经历一个小时手术后,5分钟就快速醒来,10几分钟既可以下地行走,自行离开手术室。麻醉科主任余开峰说,这一新技术今后将成常态,大大减少麻醉手术创伤,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小石今年16岁,本月,医院检查发现,肺上患有先天性的肺大疱病,今年该病两次发作,形成气胸。本月初,在外院救治效果不佳后,小石在家人医院就诊。医院在中部地区率先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进行手术,对病灶进行楔形切除,不到20分钟,就清除了病灶。

时间短、创伤小,这样的手术特点,为一种国内领先的麻醉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麻醉科主治医生颜芬说,因手术时间短,他们便可以通过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相当于在远端关上肺的部分痛觉开关),辅助镇静药及少量短效镇痛药镇静,再用喉罩维持气道通畅,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外科医生在手术中进行“迷走神经”及“膈神经”阻滞,避免纵膈摆动。

颜芬说:新的麻醉方法,一方面,大大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特别是肌肉松弛剂的用量。另一方面,患者术中一直保持自主呼吸,避免了机械通气带来的创伤,因此,术后患者苏醒快、下床早,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

26日,小石成功接受了手术。术后,麻醉医生停止镇静药输,果然大约5分钟,小石就有了知觉。医生呼喊他的名字,他能应答,因为术中,没有使用肌肉松弛剂,大约十分钟后,小石还未被送到麻醉复苏室就已经下地的行走的能力。医生通过握手测试他的肌力及肌张力完全正常。小石从手术台上坐起片刻后,在护士的搀扶下,顺利走回病房。

麻醉科主任余开峰说,目前,全国仅有广州、医院掌握这一新技术,今后,该麻醉技医院将成常态,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创伤,造福患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患者术后半小时下地不再是梦市肺科医院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