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胸痛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而原因不同所带来的结局也大相迥异,严重的胸痛甚至会导致死亡,也被称为致死性胸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识别较常见的几种最危险的胸痛情况。
第一: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致死性胸痛中最常见的病因,多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急性闭塞所造成,最常见于中老年且合并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部位往往位于前胸正中或左胸心脏区域,持续时间常大于半小时,有时会伴有大汗、恶心、呕吐、晕厥等表现。心电图往往能够快速地第一时间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抽血检查肌钙蛋白、心肌酶升高时可帮助确诊。必要时还需要冠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疗。
第二: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心血管急症。它是由于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冲击进入到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造成主动脉剥离或破裂。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发病时往往伴有很高的血压。疼痛往往发生突然,部位多在前胸和后背,性质多为刀割样、撕裂样持续性的剧痛,程度常常难以忍受,可伴有面色苍白、大汗、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有些患者疼痛随着主动脉夹层撕裂的部位,疼痛可呈放射性,也可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腹痛等。患者可以通过心脏超声、胸部CT来协助诊断,最主要的确诊检查是主动脉CTA。
第三: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也是猝死的常见原因。主要是脱落的血栓或者其他物质堵塞肺动脉引起急性肺循环的障碍。常发生于下肢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不活动、恶性肿瘤、妊娠、口服避孕药或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急性肺栓塞常见有三大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低血压、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血D-二聚体水平、心电图、血气分析、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可以协助诊断肺栓塞,肺动脉CTA检查是确诊肺栓塞的主要方法。
第四: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是指较大的肺气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腔内空气不能排出,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常见于受外伤情况下或者患者存在肺部疾病,通常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缺氧严重者可出现发绀、烦躁不安、昏迷,甚至窒息。通过医生仔细查体可以帮助诊断,胸部X线片是确诊的主要手段。严重的张力性气胸需要紧急抢救,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最后,敲黑板划重点:当发生急性剧烈胸痛,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时,应该高度重视,最好尽快寻求医疗救助,到医院急诊或胸痛中心来就诊进行检查。当怀疑或确诊为高危胸痛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紧急的诊疗措施。医院心脏医学部每年收治大量急性胸痛患者,建设有完善成熟的24小时全天候高危胸痛绿色通道,经验丰富的团队可以快速识别高危胸痛实施有效救治,使患者尽早脱离危险,恢复健康。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苏工: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冠心病亚学科带头人、心脏医学部副主任。专业经历:年毕业于第二*医大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工作于医院心内科、美国Utah大学医学中心、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心内科知名专家)、医院医院(心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现任医院心脏医学部副主任、冠心病亚学科带头人。科研成就:主要研究领域是冠心病与糖尿病。因发现血糖波动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获得年美国糖尿病研究基金会(JDRF)银奖。主持参与国家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SCI收录期刊论文十余篇。学术任职:现任海医会国际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肺救援联盟理事、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成员、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旅美科技协会(CAST)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上海市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体外反搏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执行主编、编委;《WorldJournalofDiabetes(WJD)》、《ClinicalCardiologyandResearch》、《ClinicalChemistryandLaboratoryMedicine(CCLM)》等专业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
擅长: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微创化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包括IVUS、OCT、FFR指导下精准性介入治疗以及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迂曲钙化病变等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的综合药物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内科危重症救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心内科及冠心病门诊)
下图为苏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