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6岁高中生查出肺吸虫病
源头竟是4年前生吃的几只螃蟹
16岁的小杨还是个高中学生。老家是重庆农村的,父母来杭打工多年,他也在杭州上学。
近日,孝顺的小杨看到父母干活很辛苦,就主动去帮忙搬运自家的货物,搬重物后,他开始出现胸闷。刚开始,他以为是搬重物累坏了,休息一下就好了,就没有当回事。一天过去了,小杨还是感觉不舒服,他父母开始紧张起来,就把他带到家医院呼吸科就诊。医生通过胸部CT,发现小杨左侧液气胸,同时查血常规发现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增高,提示有感染,于是将小杨收治入院。
呼吸科主任王美华医生追问患者的病史,小杨想起四年前的暑假,他和父亲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一次父子两人爬山,在山上的小溪里捉到了好几只螃蟹。父亲告诉他螃蟹可以生吃,于是他吃了几只生螃蟹。结合检查结果和病史,王主任高度怀疑是寄生虫感染。经检查证实,小杨的确患上了肺吸虫病,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也满是悔恨内疚,没想到自己的无知竟害了孩子。庆幸的是,他的肺吸虫只在肺里,没有到达大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爱吃生食的要小心
医生:唯一能杀死寄生虫的只有高温烹煮
经过药物抗肺吸虫治疗后,小杨的液气胸很快好转,胸闷也没有了。出院时,医生交待小杨及家人,一个月后,一定要来门诊复查血常规及胸部CT,以后一定要避免生食肉类及海鲜。
王主任告诉记者,肺吸虫病也称“卫氏并殖吸虫”。人在进食未经煮熟(如生醉)的带有囊蚴的淡水蟹和蝲蛄,沼虾,或食用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或生饮被囊蚴污染的溪水后即遭感染,囊蚴进入小肠,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并寄生在人的肺脏。肺吸虫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如果吃生的或未熟的石蟹、蜊蛄、川卷螺,出现胸痛或铁锈色痰或有游走性结节,出现原因不明的癫痫,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均应考虑患上这种病的可能。医生提醒,肺吸虫病其实离我们很近。“许多人以为,平时吃生鱼片、醉蟹、醉虾时喝点酒,或是沾点生姜蒜泥芥末,就能杀死虫卵。其实这根本没用,唯一能杀死寄生虫的只有高温烹煮。”针对这类寄生虫病,预防是关键,主要包括:搞好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吃未经煮熟的生鲜和肉类;不饮生的溪水;不随地吐痰和大便,防止虫卵入水,阻止感染人体。记者柴悦颖通讯员沈文礼编辑左手杭州日报诚意出品
更多新闻下载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
“杭+新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