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过渡病房的
点点滴滴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与康复的患者合影)
医院急诊重症病房日常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医护人员常年在封闭空间内日夜轮休上班、下班,长时间面对急危重症患者,心理压力很大。3月面对吉林疫情的蔓延,科室第一时间派出十五名医护人员奔赴各地开展支援,留守科室的两名医生和四名护士担负起了科室的医疗救治工作,前所未有的人员危机突然袭来。
随着疫情的发展,重症和急症患者量逐渐增多,这部分病人急需就诊,医院的急诊科和EICU病房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根据特殊时期的需求,医院决定成立重症隔离过渡病房,临时科室的主体以EICU为主,同时调入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的护士加强护理力量,同时把隔离在家的科室医生紧急召回,将病房由原来的五楼搬入十二楼疗区。4月10号上午,科室接到当天完成好搬迁的通知,老专家王济峰带领科室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动员和认真讨论,立即分头组织搬家事宜。和普通病房搬迁不同是患者要带着监护设备一起搬移,以防止在转移过程中病人发生危险。而科室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除颤器,还有各种护理包、输液袋和各种备品及药物等都需要一一打包整理,避免在搬迁过程中遭到损坏。六名医护人员迅速行动,打包工作终于在下午一点多结束,大家匆忙吃口午饭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需要搬移的三名重症病人中,有一人是慢阻肺、张力性气胸、休克的病人,搬移中需要带着气管插管、呼吸机和胸腔引流管,这给搬运带来很大难度,要保证呼吸机和输液泵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正常工作,胸腔引流管也要保证通畅,在搬运中医护人员各负其责,专人监测血氧、血压,每人监控一种设备的完好运行。经过周密的安排和操作,两个多小时后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工作中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
就在医护人员摆放物品的时候,一位患者的心率血压急剧下降,马上有心跳骤停的危险,科室医护人员立即组织抢救。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立刻进入心肺复苏抢救程序中,就在这时科室又推来了一位急危重患者。医护人员立刻被分为两组,各由一名医生带领两名护士开展抢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两名患者都转危为安。此刻的医护人员都非常疲惫,但是面对体征趋于平稳的患者还是感到由衷的欣慰。从下午三点多科室收治第一位患者开始,直至凌晨两点,一共收了四名急危重患者。此时的医生护士已经搞不清楚谁是夜班,谁是下夜班了,天亮的时候他们疲劳地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
(工作中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
从这一天开始,十二楼重症隔离过渡病房每天都要收入三、四名患者,一周的时间已经收治二十多人,在院患者最多时达到十七人。医护人员要时刻与疾病争夺生命,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没有一个人能慢下来,停下来。医生护士都是普通人,有喜怒哀乐,有家庭子女,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的去倾尽全力。
期待山河无恙,期待春暖人间!
审核
钱晓波
编辑
杨淑涵
赵盼盼
推送部门
宣传统战部
抖音号:qianweiyiyuan
快手号: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