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女性患者,低热,胸闷气促,胸背部剧烈疼痛10天。肺部CT检查示左侧包裹性液气胸伴局部肺不张。胸部超声检查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年6月行全麻下胸腔镜探查术,见左侧少许清亮胸腔积液,左下肺膈面一大小约6cm×8cm肿物,凸向胸腔,包膜完整,蒂部与左下肺组织相连。切除肿物及部分左下肺组织,病理检查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囊性变。免疫组化检查示STAT6(+),CD99(部分+)。术后胸闷症状消失,恢复良好。胸腔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可起源于胸膜或肺组织,多数病变为良性,诊断依赖于标本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完整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
患者 女,28岁。低热,胸闷气促,胸背部剧烈疼痛10天。外院胸部CT检查示左下肺内见气液平面伴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抗炎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胸闷症状缓解。就诊我院,听诊左下肺呼吸音稍低。辅助检查示血常规、C反应蛋白均正常,肿瘤标记物CA值U/ml。肺部CT检查示左侧包裹性液气胸伴局部肺不张(图1)。胸部超声检查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图1肺部CT检查示左侧包裹性液气胸,伴局部肺不张图2术中探查见左侧少许清亮胸腔积液,左下肺膈面一大小约6cm×8cm肿物,突向胸腔,包膜完整,蒂部与左下肺组织相连图3肿物切面呈灰褐色,部分囊性变,内容少量血性液体,壁厚1mm,内面尚光滑图4免疫组化检查示STAT6(+) 免疫组化染色×年6月在全麻下行胸腔镜探查术。取左侧腋中线第7肋间作观察孔,腋前线第5肋间作操作切口,探查见左侧少许清亮胸腔积液,左下肺膈面一大小约6cm×8cm肿物,突向胸腔,包膜完整,蒂部与左下肺组织相连(图2)。切除肿物及部分左下肺组织。肿物切面呈灰褐色,部分囊性变,内容少量血性液体,壁厚1mm,内面尚光滑(图3)。病理检查诊断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囊性变。免疫组化检查示STAT6(+)(图4),CD99(部分+),PCK(-),EMA(-),CD34(-),SMA(-),S(-)。患者术后胸闷症状消失,恢复良好。
讨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间质细胞[1]、生长缓慢的肿瘤,可发生于胸部、鼻咽、膀胱、前列腺、软组织、颈部、四肢和腹壁等部位,无遗传倾向,与吸烟和石棉接触史等无相关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发病率约百万分之1.4,报告病例仅占13%~37%[2,3]。胸腔内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ofthepleura,SFTP)可起源于胸膜或肺组织,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数病变为良性,超过50%的患者无症状,临床表现有胸痛、咳嗽、发烧和呼吸困难等。副肿瘤综合征包括Doege-Potter(复发性低血糖)和PierreMarieBamberger(杵状指,长骨的骨关节炎和骨膜炎)综合征[4,5]。
SFTP诊断主要依靠术前CT表现和病理学方法。SFTP因类胶质变性、出血或坏死等情况,CT检查无特异放射学特征。本例以低热、胸痛、胸闷起病,抗炎治疗后症状迅速好转,结合血液检测及影像学结果,考虑脓胸或肺脓肿诊断可能性小。胸部CT检查示病变囊内明显气液平面,无法与肺囊肿、包裹性液气胸等疾病相鉴别。术前CT引导下穿刺可能导致囊肿或脓肿破溃,胸腔污染,不宜行穿刺活检,无法获取组织病理。患者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但肺部影像学表现无明显改变,保守治疗无效,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经科室讨论,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
SFTP治疗以手术为主,治疗与肺组织相连的肿瘤可行肺组织楔形切除[6],巨大的无蒂肿瘤须连同肺叶一起完整切除[7]。因SFTP缺乏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常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包括STAT6、CD34、CD99和bcl-2蛋白,其中STAT6灵敏度、特异度最高[8]。本例STAT6(+)、CD99(部分+)支持诊断。SFTP总体长期治愈率为88%~92%[9],可从细胞形态、生长方式判断良恶性。良性SFTP具有较高治愈率,局部复发率8%,通常适用根治性切除。恶性SFTP中无蒂型较常见,复发率约63%。
总之,SFTP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术前诊断困难,应与包裹性液气胸、肺囊肿和其他类型肿瘤相鉴别。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略!平台合作联系方式-
原文可通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