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超声诊断临床解析》主编:张骅
早在50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肺部超声的探索,但在年之前的20年时间里,只有有限的几篇有关肺部超声的动物实脸方面的文献;在年之前的20年时间里,开始了肺部超声的临床探索,肺部超声真正在临床上应用只是近10年的事情。对肺部超声的研究、发展历史分为以下3个阶段:动物实脸阶段(-年)、临床探索阶段(-年)、临床应用阶段(年至今)。
利用气体对超声的特点,从超声的物理成像原理出发,找寻出正常与异常肺部超声的表现,对肺部超声的表现进行肺部病变的推理过程,非常的思辨,因为肺部超声征象多是基于对伪影的分析,而对于伪影的分析往往是人们所忽视的。这种改变的思路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因势利导等中国的哲学思想非常契合,也与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的西方哲学观点不谋而合。
一、概述肺部超声检查具有简便、经济、准确、可靠、床边开展、随时检测、便于动态观察的特点,达到以患者为中心,尤其重要的是不但可以及时做出诊断,而且避免了被检查者、同病室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免遭床旁放射射线损伤,尤其值得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广泛开展,使患者在不移动、不接受昂贵、复杂、有创检查的前提下获得肯定的诊断,是胸片、肺部CT、支气管镜、磁共振等检查的有效补充。超声诊断学属于医学影像,是应用超声物理原理通过探头发射超声,辐射到人体内部,遇到各个组织器官的界面,然后反射过来,由探头接收,在仪器内部通过信号放大、处理,投射到荧光屏上,以图像、曲线、频谱等形式反映人体解剖结构、病变形态、功能状态及血流循环等情况的一种检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超声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韩非子·喻老》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种治国有道,治事守则的思想,对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是有所裨益的。荀子说:“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超声是一门实践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是我作为一个呼吸科医生经常感慨的一件事,作为非超声影像科大夫而言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一门并不是自己专业的技术,的确是一件苦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