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8日,蒙蒙的细雨让气温又下降了几度,抢救大厅走进一名中年男性,他搀扶着14岁面容痛苦的小伙前来就诊。
“医生,快给孩子看看吧,
突然左边胸口疼!”
听闻“胸痛”二字,我们立马起身查看患者情况!“先让孩子躺在床上,做个心电图看看”急救医师说道。心电图做完后结果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询问病史及查体。急救护士为患者抬高床头并连接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然后为患者面罩吸氧4L/分。
自发性气胸
在询问病史过程中,我们得知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信息:患者表示今天降温,自己有点受凉,连续打了几个喷嚏后,慢慢出现胸痛的症状!
看着躺在急救床上14岁的小伙瘦高的体型,以及虽然面罩吸氧但仍未达到95%以上的血氧饱和度,我们想到一个偏爱瘦人的疾病:“自发性气胸!”
为了快速明确诊断,我们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然后推着抢救床带小伙去影像科进行X线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左侧气胸!左肺压缩面积约60%!
果然是气胸,明确诊断后我们及时告知家属病情,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目前小伙生命体征平稳,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出院。
胸
痛
科普时刻
在临床上我们接诊的自发性气胸不在少数,借此机会我们为那些让人羡慕不已的瘦人进行科普:瘦子容易得气胸,严格来说不是因为体重的问题,而是肺部发育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瘦高的男生,在发育期,胸骨在纵向上生长过快,而肺部跟不上胸骨的生长速度,下面肺尖的地方就会比别人更薄。同时在横向上,很多瘦子天生胸廓就是扁平的,挤压了肺部正常扩张的空间。这两种因素加起来,就会导致一些小肺泡的破裂。这些破裂的小肺泡融合在一起,就渐渐长成了一个肺大疱。气胸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肺大疱。
肺大疱质地特别脆弱,相当于在肺上埋了一个定时炸弹。平时没啥事,但是遇到胸腔压力突然升高的情况,例如运动时憋气或剧烈喘气,甚至是今天接诊的小伙,仅仅是打了几个喷嚏,肺大疱受到了挤压,很容易破裂。这一破,相当于肺的表面出现了个漏洞。而我们的肺,平时就像个不断充气和放气的气球,你把“气球”上扎破了一点,外面的气压就会瞬间把肺压缩到很小,导致明显的胸痛和呼吸困难,气胸就这么来了。严重的气胸,肺的破口像单向的阀门一样,气只往胸腔内走,形成张力性气胸,压迫心肺,会有生命危险!
另外自发性气胸首次发作,15-20%的患者在2年内会复发。对于首次发作保守治疗好转出院的患者,需警惕气胸复发,在2-4周还要回院复查胸片,复查气胸吸收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础肺疾病,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考虑参加正常工作和活动。但剧烈运动和身体碰撞运动需在影像学提示气胸完全消失后方可进行。
投稿:王聪
编辑:宋宁宁
审核:邱合信、闫良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