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街的一间公租房,不到10平方米的客厅挂着五六份奖状。
“广州志愿服务促进奖”“广州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一切仿佛都在表明,房子的主人曾是轰动广州的大人物。不过,至今背负着约10万元债务的打工仔刘任能对这些记忆早已模糊不清。
他唯独忘不了的,是9年前的那个春天。
年,11岁的女儿刘碧心罹患白血病。面对高达一百多万元的治疗费,他背下数十万元债务还不够,于是“卖艺救女”,理一次头发收60元。但对这个依靠元低保过日子的家庭而言,救女如同天方夜谭。
刘任能
正是那个春天,后来被《人民日报》评价为广州史上最温暖的春天。广州人掀起“爱从头开始十万火急救碧心”行动,名理发师参与义剪,余名市民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募集了数十万元善款。
正当众志成城,碧心的病逝让人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半年后,她的骨灰被撒向珠江。市民筹集的善款剩余10万元左右,而刘任能则继续背负着在全城义剪前担下的20余万债务,身心俱疲。所有人,都被现实泼来的一脸冷水弄得不知所措。
那时,谁也没想到——全城义剪将成为一场更漫长的爱心行动发端。
一场全城义剪行动在那个春天,轰动全国。
白血病,梦魇的开始
刘任能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广州这座大城市的焦点人物。
20世纪90年代,刘任能从河源来到广州,在亲戚帮助下进了大酒店,从推餐车做到了厨房杂工,后来更是有机会协助做饭炒菜,“就像老黄牛,埋头干”。后来太辛苦,患了气胸,只好辞职。
他做过“走鬼”,又进了发廊,学了一年洗发,最后才成为发型师。“很苦,但都值得。”他回忆道,自己和妻子在年10月23日迎来了女儿刘碧心,就出生在越秀区流花街桂花岗社区,“很乖巧懂事的女孩,尤其喜欢画画。”
10年后,年的10月却成为了一家人噩梦的开始——某一天,碧心上楼梯感觉头晕脚软,医院检查,确诊难治性急性单细胞白血病。紧接而来的,是败血症、细菌性肺炎、电解质紊乱,病痛纠缠着小女孩的身体。
但它们还不是最可怕的。
“大家都说,治这个病可能要上百万元。”刘任能听得一阵眩晕,说:“妻子有重度癫痫,没办法工作;我只是个发型师,赚不了多少钱。”万元犹如天文数字。那时,刘任能借遍所有亲戚好友,刷光信用卡,才筹措到50余万。
那时,早已辞去工作,一心守着病房的刘任能想到了“卖艺救女”。
治疗期间,爱画画的小碧心在病房里展示画作。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摄
“我不要2万元,只要60元”
“我就觉得要帮人剪头发,剪够一万个,就有60万。”
那些年,刘任能在家里义剪,而同行也纷纷伸出援手。此后,来采访和理发的人越来越多。有电视台把故事报道出去,引来了爱心企业家,一开口,就是资助2万元救命钱,要求是看见刘任能真人。
刘任能急了,说:“两万我不要,我靠手艺赚救命钱,有心帮我,可以多找点人给我剪头发吗?你们号召多点人,我就能筹更多。”他补充道,“老板真想帮我,就给我剪头发,剪完给我60元。”令他没想到的是,记者全程录音,把这个“有2万元到手都不要的求助故事”转发了出去,一下子火了。
同行发型师协助义剪,媒体不断报道,各界公益人物相继前来理发。数年后,国外兴起了“冰桶挑战”,因撬动了全社会对公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