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0421233.html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崔笑天珠海报道
近年来,癌症早筛被视为“*金赛道”,热钱涌入。年,中国16家癌症早筛企业完成了17次融资,总融资额达63亿元人民币。
据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年,中国癌症早筛市场总规模亿美元,到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
当下,该赛道仍是一片蓝海,虽然多家头部公司均在进行布局,但拿证上市的产品寥寥无几,多数产品均通过LDT模式,以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提供服务的方式落地。
也有公司走上另一条赛道——癌症早诊。对比早筛与早诊,早筛产品面向无症状的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应用场景主要为体检机构;而早诊产品则面向有症状人群,医院为主。在“健康中国”的*策大背景下,癌症早诊所应的市场规模成几何数增长,且商业模式更明确,亦可与早筛形成互补,完善癌症早筛、早诊、早治的整个链条。
近日,由丽珠集团子公司丽珠试剂与美国CynvenioBiosystems公司共同创立,专注液态活检的公司圣美生物宣布拿到B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其早期肺癌辅助诊断产品已拿到一类医疗器械证上市,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圣美生物总经理石剑峰先生表示,圣美生物IVD与LDT模式齐头并进。“我们目前有两种推进商业化的方式,一是走IVD途径,通过设备和试剂入院,比如在郑大一附院、医院等;二是走LDT途径,通过像丽珠基因这样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提供服务的方式落地。现在丽珠基因的检测服务已经覆盖了近医院。根据我们年的统计,有近医院送过样本给我们。”
肺部的小结节有可能是早期肺癌
随着体检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2亿肺结节患者,其中万患者都是小于0.8厘米的小结节。
肺结节多指胸部平片或CT发现的位于肺部,直径≤30m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晰或不清晰。依据结节的密度均匀与否可分为实质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
而这些结节分为良性与恶性,虽然95%以上的肺结节均为良性,但不排除有5%的比例,可能为早期肺癌,并往往在3-5年后发展为晚期。根据《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有超过80万的新增肺癌患者,75%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
这意味着,对肺结节实现有效、准确的良恶鉴别十分重要,可以帮助肺癌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从而大幅提高5年生存率。
不过,通过现有的传统手段,往往难以实现肺结节尤其是小结节(10mm的结节)的良恶鉴别。临床常用的肺结节鉴别手段主要包括三种,一是PET-CT,对小于8mm的肺结节诊断无明显优势,对于较大结节也有一定的假阴性风险;二是经皮穿刺活检,属于侵入式有创检查,有出血,气胸,肺坍塌等副作用。对于小结节亦有假阴性风险;三是支气管镜活检,不过对结节位置有要求,多数肺结节气管镜无法直接抵达,有较高的假阴性风险。
目前,已有基因检测公司寻求液态活检路径,通过抽取患者10ml外周血,进行肺癌早筛早诊。不过,在液态活检领域应用比较广的CTC、ctDNA等技术,多应用于肝癌、肠癌,在肺癌早筛早诊方面取得的突破较少,多处于临床验证阶段。
而圣美生物另辟蹊径,采取的是CAC技术(循环染色体异常细胞),该技术源自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前病理科主任RuthKatz实验室,其与圣美生物研发团队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及临床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圣美生物的产品,瞄准的并非早筛,而是早诊市场。具体而言,大量健康人群在体检时通过CT影像学筛查,若发现肺部有结节,可通过人工智能根据影像学特征评估,恶性风险较高,即可采用CAC检测技术进行早期肺癌的辅助诊断,从而及时进行干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白春学教授牵头的中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例患者。数据显示,CAC检测技术联合人工智能CT影像评估,进行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其准确率可达到85-90%。目前,圣美生物已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深度布局,以求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白春学教授表示:“液态活检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极大提升临床对肺结节的诊断能力,使提供整体化医疗解决方案变为现实。未来随着肺癌筛查及早诊的规范化路径建立,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肺癌防治端口前移,极大优化医疗资源使用,大幅度提升肺癌生存率。基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顶层设计的PNapp5A流程以及CAC、CT.A.I等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提出了‘智惠百万早期肺癌工程’,旨在5-10年诊断百万早期肺癌,使其10年存活率达90%。”
商业化路径相对明确
一直以来,癌症早筛被认为是一片蓝海。据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到年,中国癌症早筛市场总规模将增长至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
因此,多家基因检测公司均讲起“早筛故事”,进行研发布局。各家公司切入癌症早筛赛道的技术、癌种存在差异化。但目前来看,癌症早筛产品的市场拓展仍处在早期,需要持续投入不小的研发、销售费用。
一位业内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表示,早筛是面向健康人群、高危人群进行检测,以达到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的目的,因此假阳性率会较高,以达到不漏过一个有可能患癌的病例。这就意味着,存在不小比例的患者,可能早筛结果呈阳性,但经肠镜、活检等手段近一步诊断,却发现并非癌症。这就导致医生出于医患关系、过度诊疗等风险考虑,不会积极推荐患者进行癌症早筛检测。
以某明星公司为例,其肠癌早筛领域的拳头产品假阳性率甚至高达50%以上,这个数字代表着超过一半被判定为阳性的人都是虚惊一场。根据版《中国体检人群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白皮书》,用该产品居家检测结果阳性的人当中,有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实际只有人被发现肠道异常。
因此,早筛产品最大的想象空间,在于*策外市场,比如体检机构或线上市场。此外,也包括部分由国家或地方*府买单的ToG早筛业务。
相较而言,瞄准有症状患者进行早期鉴定的癌症早医院,这样即与早筛产品形成了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以圣美生物肺癌早诊产品为例,据石剑峰先生透露,医院联合做了个病例进行肺癌早诊,其中有20多例用CAC技术检测出高风险,这些病人都做了手术,手术结果显示,其中18个是肺癌,并且基本上都是I期肺癌。
“他们很震惊。当时呼吸科主任带着两位副主任,特意去找检验科的主任说,要想办法入院这个产品,因为这是我临床上真正需要的东西。”石剑峰先生说:“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产品,大家确实需要很多时间去了解它,但是我相信一旦大家清楚地看到这个产品的表现,它在早诊方面的价值,医院愿意去使用。”
而随着近日圣美生物拿到B轮融资,商业化有望加速。圣美生物B轮融资的领投方为国投招商,投资3亿人民币,用于加速推动其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并助力圣美生物布局多癌种的肿瘤液态活检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国投招商的加入还将协助圣美生物在产业链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的机会和能力。
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陆海告诉本报记者,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提高诊疗的效果,是医疗投资围绕的永恒主线,任何投资都不能背离这一主旋律。圣美生物肺癌早诊产品的商业逻辑是通的,并非针对健康人群,而是LDCT筛查出肺结节并存在恶性可能性的患者。临床医生没有把握判断良恶性,才需要做CAC检测进行辅助诊断。再加上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的辅助,准确率得到显著提升。“所以这个产品,我们认为在早筛早诊这个赛道里是最有可能跑得出来的,最有可能成为早筛早诊企业中的领*者之一。”
责任编辑:方凤娇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