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急诊医师值班日志成长的代价 [复制链接]

1#

成长的代价

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深有体会。从解剖课颤颤巍巍、吃不下饭,到边看血糊糊的手术视频边大快朵颐,这是成长。从第一次独立值班时彻夜无眠,到后来倒头即睡、起来即战,这是成长。任何一个医生都是从菜鸟开始起飞,流汗流泪也流血,掉肉掉发还掉*。这是一个比任何职业的成长都要漫长都要残忍都要现实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曲折都足以让你刻骨铭心。

二年前的一个夜班,一位老年患者,因为多发性肺大泡,严重肺气肿,右侧肺“破了”,引起了气胸,病情极其危重,出现呼吸衰竭,仅靠吸氧才能勉强维持人体的基本需求,但随时可能出现危险。那天自己值夜班,前半夜一直在忙,忙到半夜,该处理的问题都处理好了,就躺下休息一会儿,刚进入梦乡就迷迷糊糊被护士叫醒,原来是患者小便排不出,下腹部越来越胀,气促也越来越明显(人的主要吸气肌是膈肌,腹胀会严重影响膈肌的运动,自然呼吸会更加困难)。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有所好转,尽快导管是必须采取的治疗手段。与我一起值班的年轻医师,已经工作二年多了,他导过很多次尿,不假思索主动请缨。

哪知没多久,他神情慌张跑回来,在我耳边哆哆嗦嗦耳语:老师!出事了,我导尿一半,患者尿道涌出了很多鲜血!怎么办,怎么办?我几乎是从座位上弹起来的,顾不得多问,冲到病床边。

眼前情景果然如此,患者身下的床单上都是血,而且患者的尿道口还在流血。顾不得去找原因,考虑到患者心肺功能很差,再这样失血的话,救治会更加麻烦。先想办法紧急局部用药止血吧!然后,用了很多去甲肾上腺素,血还是没止住的迹象。

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不起眼的一个导尿操作怎么就搞出那么大的风波?

(正常导尿管放置位置图)

我详细询问了医生导尿过程。他回忆,在导尿过程中,当导尿管插到一定距离时,似乎有点阻力,回抽导尿管中已经有尿液抽出,以为导尿管已经插入膀胱内,就开始打气囊(是为了防止导尿管脱出,具体见图),感到打气囊时有点阻力,随即尿道口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再仔细检查一下,发现导尿管插入的长度不够,气囊在后尿道口没有完全进入膀胱,非常有可能是打气囊时撕脱后尿道口,出现了大出血,面对这样情况,看着尿道口不断有鲜血流出,如果小的撕脱或许通过再插导尿管,利用球囊加压可能会止住血,有转危为安可能,如果出现大的撕脱,那后果真是不堪想象,因为后者必须要做大的手术,而且手术非常困难,但患者不但肺功能差,且有气胸,根本没有办法承受大的手术。

紧急请泌尿外科会诊,备血、与家人沟通,急送内镜室行输尿管镜检查…..

那个寒冷的凌晨,我们与患者的家人等在手术室外,心里的焦急,让这寒冷的夜晚更加刺骨透心。

幸好患者的后尿道撕裂程度不严重,考虑患者的具体的情况,只好先用导尿管止血观察。

经过几个小时忙碌,血终于止住了......

东方天已经发白,事情终于解决了。

那位年轻医师为此紧张了许多天,时不时流露出沮丧、后怕的复杂表情。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动作引发了那么大的危机。我一直在安慰他,希望他接受教训。同时耐心告诉他操作一定要仔细,每个步骤一定要到位,遇到阻力或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终止操作,把问题搞清后再做操作!医疗无小事。

我想这个事件,他一定会记一辈子,这也是他职业成长路上的一个大台阶,有些惨痛,却必须摔倒并迅速爬起。

任何一个医师的成长都是有血的代价,问题是我们如何把这些减少到最低!

一、导尿虽然是一项常规的操作,但不小心也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操作一定要非常仔细。导尿时如果遇到阻力一定不能盲目操作,不能用暴力硬插;另外导尿管一定确认要完全插入膀胱后才能打气囊,否则会造成后尿道撕裂出现大出血。

二、导尿管插入膀胱打气囊后常会出现尿液渗漏,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人尿道特别松,常想通过更换更粗的导尿管或在气囊内打更多气体以防止尿液渗漏,但往往效果不佳。这个问题可采用下述方法解决:气囊少打一点,然后通过牵引气囊,近尿道口端部分进入后尿道,反而可以防止尿液的渗漏。

三、本病例经过输尿管镜检查,幸好后尿道撕裂不是特别严重,重新插入导尿管后(注意气囊不要打得过多),经过牵拉,部分气囊进入后尿道,利用气囊压迫撕裂的后尿道口,最后达到止血的目的。

购《急诊医师值班日志》书请点以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