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7日,在广州医院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指导下,医院江伟航麻醉团队保驾护航下,医院胸外科张耀森团队成功开展了南广州地区首例“一体化手术室”方案:电磁导航结合单孔胸腔镜技术多发肺结节精准诊疗。
患者周某某,女,49岁,术前CT检查提示: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中叶外侧段、右肺下叶前基底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左肺下叶背段多发磨玻璃结节,大小约3-10mm,考虑多原发肺癌。
因多肺段多发磨玻璃结节,手术精准切除难度大。4月27日在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员李树本教授指导下,我院张耀森团队制定了“一体化手术室”方案,在手术室进行电磁导航肺结节精准定位,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后段切除+右肺下叶楔形切除术。患者术后4天康复出院,实现多原发肺癌精准诊疗并快速康复。
CT图像
术程照片
01
患者自主呼吸麻醉后,由医生操作支气管镜,结合朗开多通道磁导航指引快速引导至病灶
02
导航下延伸鞘管到达注射靶点,打入荧光染色剂
03
胸腔镜下探查胸膜染色点
04
切除肺组织,为原位腺癌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排第一位。随着CT检查的普及,国民对健康的重视,尤其新冠肺炎爆发后,大量肺小结节(早期肺癌表现)被筛查出来,但肺小结节难以用手触知,胸腔镜下很难准确定位,严重影响诊疗的准确性。
目前常用的CT引导下穿刺定位,需要反复多次接受射线的照射,穿刺有气胸、血胸、胸膜反应等风险,对于多个肺结节的定位,反复穿刺更容易造成气胸,无法继续定位。目前国际前沿电磁导航技术,将CT检查数据导入电磁导航计划系统中,三维重建人体肺、气道及肺结节,制定规划路线,在手术室麻醉后,将插入GS(延伸鞘管)的定位导线,通过支气管工作通道进一步插入下一级支气管中,实时导航后进入目标附近,注入显影剂,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汽车导航。手术方式采用微创中的微创技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荧光胸腔镜下,根据定位处显影,精准切除病灶。
南广州地区,“一体化手术室”方案:电磁导航定位技术,完美结合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多发肺结节精准诊疗,使患者的创伤进一步减少,快速康复。
朗开多通道电磁导航引导支气管镜定位优势
精准导航定位,避免CT引导下反复穿刺定位下的放射性暴露及有创性操作导致的并发症发生。
简化了肺结节定位的步骤,实现了快速精准定位。
优化定位与微创手术,实现肺结节的“一体化手术室”手术诊疗,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实现一体化手术室操作,避免手术前患者需先去CT室做穿刺等繁琐步骤。
强化“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让患者真正体会到仅仅一个小孔即可完成病变的精准诊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