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为凶险的疾病突发胸痛要当心,巨大血栓险 [复制链接]

1#
您要的健康生活在这里!

突发急性胸痛,然而……

一天上午11:00左右,江先生突然感觉胸闷、气促、胸部压榨感,可这并未引起他的重视,他并未停止手中的工作,想着: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不碍事,再坚持一下。

到了12:58分时,他的症状非但没有减轻,而且已经非常严重了,他这才赶忙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分诊护士了解情况后,马上将患者带入抢救室并告知值班医生。

接诊医师邓柱安了解江先生的病情后,迅速为他安排了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予以对症处理,医院胸痛中心共享平台,通知心内科周柏华主任会诊。

心内科主任周柏华接到通知后,立即远程会诊,考虑患者为典型的st段抬高,于是马上通知介入室做好手术准备,并来到急诊科与患者当面沟通,建议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与PCI。

此时,江先生仍然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认为只是一般的胸口疼痛,不愿急诊手术。周主任耐心与患者解释他的情况有多危险,如果不立即进行手术,会面临生命危险,江先生的同伴意识到情况危急,医院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此时已经是13:38分了,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开启急诊绿色通道,送入介入室。

术前患者心率一度低于30次/分,刻不容缓,医生立即予以冠脉造影;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多支多处严重狭窄病变,其中左前降支近段狭窄25%,中段狭窄75%,远段狭窄90%,回旋支中段狭窄25%,右冠近段狭窄闭塞。

术前,严重闭塞的冠脉

术后,开通后的冠脉

经过手术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顺利为患者取出了巨大的血栓,开通了闭塞的血管,介入手术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

从急诊医护人员接诊时的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危险,再到心内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的高效协作、迅速为患者进行手术,大家齐心同力把患者从“*门关”前拽了回来。术后,患者的状况恢复了平稳,顺利康复。

01

急性胸痛为何如此致命?

医院急诊室最常见的状况之一,其表现和病因多样,处理过程较为复杂。某些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因其高致死/致残率而被称为“致命性胸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达2.9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为凶险的疾病,仅有5%左右的病患得到了及时规范的救治。

尽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和介入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过去15年时间里,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并无明显改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网络化、系统化的急救体系:患者发病后在就诊、转诊、分诊和救治等过程中,如果和一个环节上存在延迟,就不能在最佳抢救时间内完成治疗,最终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

02

多学科接力,争分夺秒创造生命奇迹

类似上述案例那样没有硝烟的战斗,是医院胸痛中心的工作缩影。紧急呼叫,快速沟通,迅速就位,应急抢救……无数个白天和黑夜,胸痛中心介入团队的医护人员,全天候24小时处在紧张的备战状态中。

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