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脏骤停PEA的紧急处理与鉴别指南 [复制链接]

1#

若心脏停搏系由无脉性电活动(PEA)所致,首要任务是探寻其潜在的可逆性诱因,诸如血容量不足、缺氧、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体温过低、大面积肺栓塞、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心肌梗死等。针对这些诱因,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由特殊病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并不如心脏源性心脏骤停那样普遍。在高级生命支持(ALS)过程中,对可逆病因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可概括为四个“H”和四个“T”:即低氧、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如高钾、低钾)、低体温、栓塞、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以及毒性药物等。心脏骤停(SCA)主要与多种因素相关。

4种心律异常导致心脏骤停:

心室颤动(室颤):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室肌的快速而不协调的颤动。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这是一种快速的心室心律异常,特点是无脉性,即触摸不到脉搏。

无脉性电活动:这是指心脏虽然产生电信号,但这些信号并不引起有效的机械收缩,因此无法触摸到脉搏。

心室停搏:这是指心室完全停止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对于这些心律异常引起的心脏骤停,尽早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和尽早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无脉电活动(PEA)是一种心脏骤停的情况,其特点是心电图上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心电活动,但患者的大动脉搏动消失,同时伴有意识丧失。这种心电活动并无特异性,可能表现为正常的P-QRS-T波群,或仅呈现单相波。对于这种心脏骤停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种主要类型包括:正常张力性PEA,即心肌仅展现出基线水平的电活动,而无脉搏。假性PEA,这种情况下,心肌表现出微弱的收缩,虽然可以通过创伤性方法或超声波检测到主动脉的压力变化,但脉搏仍然无法触及。真性PEA,指的是尽管存在心电活动,但心肌并无实质性收缩,即所谓的电-机械分离。造成无脉电活动的可能原因包括:机械性因素,如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以及自发的呼气末正压。前负荷降低,常见于低血容量、败血症和肺栓塞等情况。心功能不全,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高血钾和低体温等病症。肺部疾病,如呼吸衰竭和呼吸停止也可能导致无脉电活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电除颤治疗后,大约60%的患者会出现PEA症状。

对于无脉电活动的诊断与处理,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来确保患者的及时救治。无脉电活动在临床中并不罕见,其诊断与处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一套系统的步骤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面对这类病症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应对这一病症的挑战。①通过心电图和股动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可以确认无脉电活动的存在。②利用超声心动图,可以迅速将无脉电活动患者划分为三个亚组,以便更精细地进行治疗。③结合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动脉血气分析等临床手段,可以进一步确定无脉电活动的可逆性病因,如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心包填塞等。针对这些病因,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室颤、无脉性室速”与“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搏”在抢救方面的差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