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紧急救治了一名双侧主支气管断裂的5岁儿童。
据悉5岁的“童童”(化名)因意外跌落伤导致“大量血气胸及皮下气肿、呼吸衰竭、多发肋骨骨折、胸椎横突骨折、肝脾挫裂伤”,当地院给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孩子病情危重急转到医院重症监护室。
入院后医生发现,“童童”的胸腔闭式引流持续有大量气体溢出,接诊医生怀疑孩子有气管断裂,但CT图像显示不清无法确诊,呼吸介入科立刻行气管镜检查,发现孩子的右主支气管断裂、左主支气管也严重裂伤。孩子情况紧急,必须尽快进行手术,否则将有生命危险。
考虑到患儿病情危重且复杂,医务科连夜组织胸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呼吸介入科、麻醉科、手术室及心脏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经讨论,决定立即由心脏外科给孩子进行双侧主支气管断裂气管修复手术,同时密切观察其它部位外伤的病情变化。
主治医生表示,经查阅文献,因跌落导致儿童双侧主支气管完全撕脱在国内外实为罕见。
受伤机制可能是当胸腔受到来自前后方的巨大压力时,双侧支气管受到横向的牵拉,自隆突处发生支气管断裂。由于孩子是跌落伤,气管断裂处不规则、两断端距离远、吻合张力大,加之外伤后时间长,气管破裂处存在感染,因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针对双侧主支气管断裂/裂伤的处理,若采用同时游离隆突和左右主支气管的方法,可能会因断端大量漏气使呼吸机无法维持呼吸,所以只能采用单肺通气策略或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
但该患儿又存在肝脾挫裂伤、硬膜外血肿,且不能排除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可能,若采用体外循环肝素抗凝,则可能诱发活动性出血。
另外伤后时间较长,如果术后感染不能控制,则可能出现气管吻合口漏甚至哆开,严重时会直接威胁生命。因此该患儿的手术可谓困难重重。
心脏外科医护团队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启动夜间危重病人急症手术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做好各项术前准备,经过反复评估,详细、周全、高效的讨论,制定了最适合孩子的手术方案。即采用左、右侧气管分别缝合的方法。先游离隆突和左主支气管,缝合裂口后气管插管进入左主支气管单肺通气,然后再游离右主支气管进行端端吻合。体外循环做为第二梯队。
虽然有细致的术前检查与充分的准备,但真正实施起来发现孩子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局部炎症反应重、解剖不清。在隆突处游离后即大量漏气,呼吸机无法维持潮气量,不能继续手术。另外该患儿年龄偏大,气管游离度及伸缩性差,且气管与升主动脉、右肺动脉、心脏、食管解剖临近,器官组织的遮挡大大影响气管的暴露,于是立即决定启用第二梯队即体外循环下继续手术。
手术现场
充分游离后探查见“童童”的双侧主支气管完全从起始处撕脱,左侧主支气管断端距离约2.5cm、右侧约1.5cm,两断端间仅靠周围胸膜组织相连。牵拉测试张力大,不能直接吻合。局部炎症反应重、*色块状分泌物,解剖不清。在呼吸介入科气管镜辅助下辨识解剖结构,艰难游离远端两侧主支气管及隆突,同时广泛游离气管进一步降低张力,然后两侧分别行端端吻合。
手术现场
手术从0点持续到凌晨6点,最终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经过整整6小时的艰苦奋战,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手术顺利完成。
“童童”于早晨六点安返心脏外科监护室,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术后第一天顺利脱呼吸机,目前病情稳定。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