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科成功完成首例幼儿ldquo支气管 [复制链接]

1#

故事背景

一名一岁十个月幼儿发现纵膈肿物10天,拟行“胸腔镜下纵膈病损切除术”。

小儿胸腔镜手术的特点:*先天畸形多,风险高*小儿胸腔小,手术空间有限*胸腔镜微创、损伤小、家长易接受

*手术部位镜下清晰,视线好麻醉医生若能采用双肺隔离通气技术,在术中使非手术侧的肺保持通气,手术侧肺萎陷,即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

?

故事:

①胸外儿科组组长魏丕红副主任医师在手术前一天向科主任汇报明天有一例小儿纵膈病损切除手术,并就我们科现有的条件如何实现小儿纵膈手术期间的肺隔离技术进行了探讨。手术当天上午魏医生通医院杨主任请教,落实实施小儿封堵器的型号与单腔气管导管+封堵器实施肺隔离技术的专业细节。②胸外儿科组主治医生袁洪蕾用3.5#气管导管试行插入左侧主支气管,听诊没有成功。③按照拟订插管方案更换4.5#气管导管,充分润滑封堵器后顺利插入。因为没有更换5.0#气管导管接头,准备的支气管镜无法插入定位;袁洪蕾医生通过听诊确定封堵器位置准确,并调整呼吸参数。

④患儿左侧卧位后,通过封堵器气囊注气观察气道压力变化判断封堵器的位置并做出调整,听诊确定封堵器的准确位置。

⑤成功为患儿实施了支气管封堵器下单肺通气麻醉,手术顺利完成。术中保护性单肺通气,为手术提供满意的操作空间;增加术者操作舒适度;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这是手术麻醉科首例自己独立完成小儿封堵器单肺通气技术,这将为今后我院小儿外科开展胸腔内手术提供最优技术支持。CO2气胸下也可以完成胸腔镜手术,但是小儿支气管封堵器肺隔离的成功实施,避免了CO2气胸对患儿呼吸、循环“暴力”的影响,“温和而有效”地扩大了手术视野,对患儿生理干扰小,更加利于患儿术后的早期康复。

后记:

此次成功完成首例幼儿“支气管封堵器肺隔离”麻醉得到儿外科李庆浩主任的肯定与鼓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袁洪蕾医生的基本功很赞??。有为才能有位,麻醉科继续在追求卓越技术,优化环节与细节上用功夫!

图文:魏丕红

编辑:刘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