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是什么意思?
当一个人因某种原因如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导致心功能和肺功能丧失而处于死亡状态时,人们利用一些急救方法使其恢复心跳和呼吸,促使血液含氧流经各脏器,以挽救患者生命。这种使心、肺功能失而复得的生物学现象就是心肺复苏。这一技术就是心肺复苏技术。(更加注重对心脏的作用)
2.心肺复苏技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人类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猝死患者使其心肺复苏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筛选、研究和总结,于上世纪60年代形成了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是在不断实践、补充、修改的基础上日臻完善的。它是医学专家和广大医务工作者长期从事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智慧结晶。
3.目前普遍采用的心肺复苏方法是什么?
自上世纪60年代形成心肺复苏技术以来,随着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和急救技术培训的开展,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目前,最流行、最普遍的急救方法是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口对口吹气。这种方法一般被称为徒手心肺复苏或徒手心肺复苏。
令人遗憾的是,传统的徒手CPR时到达心脏和脑的血流非常少!
所以尽管徒手心肺复苏作为标准心肺复苏术已经走过了50年,但是大多数心脏骤停患者仍以死亡告终。研究指出,徒手心肺复苏仅能提供相当于正常生理情况下10%~20%的血流给心脏,20%~30%的血流给脑。
4.徒手心肺复苏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易行,不受条件限制,有一定效果。
缺点:劳动强度大;口对口吹气易受病菌感染;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不准确;按压与呼吸次数比不易控制;按压机械力无法保证一致;易造成气胸、血胸、肋骨骨折等症;抢救成功率不够理想;需2人以上操作。
医学界对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技术具有急切需求,加上传统徒手心肺复苏的固有局限性,激发了能增加循环血量的新技术的热潮!
5.什么是心肺复苏机?
深圳安保心肺复苏机-E6
通常也称作心肺复苏仪,是一类以机械代替人力实施人工呼吸(机械通气)和胸外按压等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设备。可分为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和气动式心肺复苏机2种。此类设备可提供高水平无间断的人工循环和通气支持,并且某些便携可移动式的心肺复苏机可被用于院前急救中,即使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其工作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6.为什么要设计心肺复苏机?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机械设备设计的初衷是增加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血流,并为后续的除颤、静脉用药、血管重建等起到桥梁承接作用。
传统的徒手CPR时到达心脏和脑的血流非常少,所以尽管徒手心肺复苏作为标准心肺复苏术已经走过了50年,但是大多数心脏骤停患者仍以死亡告终。研究指出,徒手心肺复苏仅能提供相当于正常生理情况下10%~20%的血流给心脏,20%~30%的血流给脑。
当然,不管是徒手心肺复苏还是机械式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灌注血流量,避免心脏和脑进入不可逆转的死亡状态,并逐步修复心脏和脑脏器官工作机能。
7.心肺复苏机的预期用途是什么?
对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替代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口对口吹气的复苏方法。
8.心肺复苏机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
适应症:对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紧急抢救。
禁忌症:婴幼儿或胸骨骨折者禁用。
9.心肺复苏机有什么特点?
a.按压深度25-50毫米连续可调,可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形和体质,预设不同的按压深度,既能保证按压到位,收到满意效果,又不会造成患者胸骨骨折或产生气胸、血胸等症;
b.按压与呼吸次数比15::2,既符合国际指南的要求,又可供使用者选择;
c.收缩期和舒张期之比为1:1,与正常人心脏的收缩与扩张基本一致,符合国际指南的要求;
d.能够保持按压频率每分钟次恒定不变;
e.能够保持按压方向垂直不变;
f.不需按压时,可用来单独输氧;
g.运作的同时,可做心电监护和除颤术,互不影响;
h.只需一人监护,节省了人力,并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繁重的体力劳动;
i.解决了人工口对口吹气易受病菌感染的难题;
j.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安保科技---技术为生命赢得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