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丨小伙做了两个俯卧撑,结果胸痛喘不过 [复制链接]

1#
只是做了两个俯卧撑男子的肺竟然就撑“破”了?为什么两个俯卧撑的威力这么大??小李身体偏瘦,在一家工厂上班。3月2日当天,他在休息时就地做了两个俯卧撑。事后不久感觉左侧胸痛,过了一会儿还出现胸闷气促不适的症状,单位医院就诊。医院做了胸部CT提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45%,少量胸腔积液,右肺肺尖局限性肺气肿,医生告知其需要住院治疗。据小李的主治医生葛建*副主任医师透露,小李被送进来时已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胸腔内大量积液,考虑自发性血气胸可能,立即为其手术。“我就闲着没事做了两个俯卧撑,竟然肺就破了。”小李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葛建*告诉小李,肺是胸腔内一个对称的组织,负责吸入氧气及排出二氧化碳。在肺组织与胸腔间存在一个极小的空隙,称为胸膜腔。气胸的患者肺上长出了一个或多个小气泡,这些气泡在外力的作用下破了,肺部的空气就“逃跑”到胸膜腔内,反过来挤压肺部,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做俯卧撑的时候,会用力屏气,这会导致肺内压增加,使肺大泡破裂而出现气胸。据相关数据显示,大约50%的气胸病人在发生气胸前有用力屏气、排便等动作,所以用力屏气是被列为自发性气胸的第一大诱因,其次才是剧烈咳嗽和呼吸道感染。葛建*提醒,对气胸患者来说,举重、拔河、快跑、打拳等一切有力量爆发性动作的运动,都属禁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筑起守护生命的绿色通道

——*医院胸痛中心

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纪实

年12月7日晚,79岁的*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居民托汗·木太衣汗突然感觉胸闷、乏力、心慌、气短,见症状逐渐加重,其家人拨打了“”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立即出诊。接上患者后,医生在急救车上为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并将心电图通过互联网传到*医院心电图网络平台。值班医务人员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迅速通知胸痛中心值班医生。

“晚上7时57分,医院。8时10分,急救中心通知我们有急性心梗患者。8时35分,所有胸痛中医院并做好手术准备。9时10分,我们为患者穿刺。9时25分,患者血管开通。”该院心血管内科总住院医师余小林说,“我们用15分钟开通患者血管,用88分钟打通患者的生命通道。”

余小林说,目前这位哈萨克族老奶奶已转危为安,并转到冠心病重症护理病房(CCU)观察治疗。

缩短“门囊”时间

让胸痛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治疗

*医院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大医院。该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年,一直致力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研究等工作。目前,该科拥有5个病区,总床位数张,在编医师4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20人、硕士生导师7人、冠脉介入培训导师4人、电生理培训导师2人。此外,该院心脏中心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冠脉介入及心脏电生理介入培训基地。

“‘胸痛’是急诊科或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和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早在年,心内科就牵头组成胸痛绿色通道,年均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百余台。”*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李国庆说。

*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由于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等限制,各族急性胸痛患者存在就医难、就医贵、就医不及时等问题。年2月,该院整合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医务部、护理部等科室的医疗资源,成立了胸痛中心,并于当年12月通过国家胸痛中心的认证,成为疆内首个通过认证的国家级胸痛中心。截至目前,该院已救治各类急性胸痛患者近万人,为余名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冠脉急诊介入手术。

“建立胸痛中心,目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医院接受最佳治疗,通过减去不必要的环节,缩短‘门囊时间’。”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胸痛中心协调员王钊说,“为此,医院‘’急救中心签订协议,并为‘’急救车免费配发具有远程传输功能的心电图机。接到患者后,医生可在急救车上为患者做心电图等检查,第一时医院网络平台。医院心内科拥有一支强大的介入治疗队伍,包括7个急诊介入治疗组、介入医师20余人。急救车上的医医院后,心血管内科总住院医师可一键启动心血管内科导管室,并召集胸痛中心各科室专家会诊。医院后,直接被送到导管室,此时,导管室也已做好手术准备,专家团队也有了经过多学科讨论的最佳治疗方案。”

“目前,心血管内科CCU有18张床位,医护人员近40人。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心血管内科的介入医师、导管室护士、导管室技师接到急诊电话后,均在30分钟内到岗。如果同时遇到两台急诊手术,总住院医师会立即启动备班人员。”王钊说,今年,胸痛中心已接诊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到开通血管,平均用时都在90分钟之内,最短时间是20分钟,医院的一名职工。

年7月,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阿斯利康中国公司支持的“心拯救”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一包药公益捐赠项目在该院启动。“为使住院急性心梗患者尽早启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我们将急性心梗急救一包药在心血管内科病区为急性心梗患者发放,并组织医生每天带着急性心梗医院急救中心门诊及各病区。”李国庆说,“‘心梗事,从来急;一包药,患者益’,‘患者等药’到‘药等患者’的转变,能为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锦上添花。”

多学科合作

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把好医疗质量关很重要。”李国庆说,“成立胸痛中心后,医院联合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放射科等科室的专家组成多学科诊疗团队,对每一位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多学科诊疗。这不仅使患者得到了最优质的诊疗,医院科室间的交流更为广泛。”

更关键的是,患者出院后,该院还有专门的疾病管理师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健康指导,各科室专家还会定期召集医院开展健康讲座。此外,该院胸痛中心管理委员会每月定期召集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前期工作总结反馈,针对典型病人的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反馈内容很详细,包括救治患者的时间节点、就诊流程、科室职责等方面的分析,这样做不仅能明确各方职责,缩短救治时间,还能通过逐步改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李国庆说,“目前,我们已将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控制在平均90分钟以内,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降至3%左右。”

“目前,我们已经能常规开展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对心脏重症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该技术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PCCO),同时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李国庆说,“通过监测PICCO技术的参数可以对病人的心血管状况及前负荷(GEDV)、后负荷(SVR)、心脏收缩能力(GEF)、肺淤血等进行监测,为重症心脏病患者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我们开展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用于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保驾(多支、弥漫、分叉等)、无保护左主干、冠心病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等,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自年开展首例以来,我们已成功置入IABP余例。”王钊说,“目前,我院IABP由既往因患者病情恶化被动性置入转变为医生有预见性的主动脉置入,由既往极个别高职称医生掌握该技术转变为全科介入医生均能熟练掌握该技术,从而使处理高危、复杂PCI病人的比例和成功率明显升高,有效保障了危重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该院胸痛中心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年12月9日,该院为一位65岁的自主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这是*首例此类手术。

促进共同进步

助力区域心梗急救网络建设

“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人至少有50万,死亡比例在3成以上,而且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李国庆说,“*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区,但*目前仅有包括我院在内的4家医院建立了经国家胸痛中心认证的胸痛中心。”

“要保障好全疆各族百姓的健康,建立覆盖各地州的心梗急救网络很重要。要发展急救网络,最关键的还是培养人才。”李国庆说,“医院培养更多的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接轨的心血管医师,我们在保障培养支撑我院胸痛中心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基础上,每年申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别的继续医学再教育项目,完成了心血管临床诊治技术在全疆的推广应用,分别在全疆十几个地州举办了心血管介入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共培训学员超过名。”

此外,该院还针对每年各地州进修人员学习情况,组织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对他们再次进行培训,每周一次;每月开展科室内部的业务学习,积极引进和推广科技新项目、新技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由于承担着*医科大学和石河子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工作,该院心血管内科每年组织语言表达清晰、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为高等院校学生授课,获得了教学科和学生的好评。“今后,我们将建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双轨道模式,即实行临床专业医师规范化临床培养与临床研究生培养同时并存的两种制度,真正做到临床与科研并重,逐步推动学科发展。”王钊说。

近年来,该院组建了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医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教研室合作,参与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血脂代谢及血栓栓塞等领域的多中心调查研究,组建了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承担了包括1项国际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院级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多项院级科技进步奖,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科研文章10余篇。

年10月,该院启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并分别医院医院建立急性心梗区域救治协作关系。“该项目医院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水平,达到最终让患者受益的目的,其旨在尽快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心梗救治网络体系,符合当前医改工作的重点与方向。”李国庆说。

“不仅医护人员要行动起来,还要让广大老百姓懂得急性心梗相关知识。我遇到过很多患者和家属,他们要么有心梗症状后未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医院后,家属不在手术知情书上签字,浪费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最佳救治时机。”王钊说,“为此,我们积极发挥胸痛中心的教育功能,组织医护人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社区去做科普,并与周边医院进行合作,到鄯善县、托克逊县、阜康市、医院培训当地医护人员,树立及时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意识。每年11月20日心梗日,医院进行大型义诊,利用公共媒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