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一名29岁的男子杨先生,因剧烈咳嗽,患上了“气胸”。杨先生回忆说,20小时前在家中休息时,剧烈咳嗽咳痰后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家属遂呼叫送我院急诊。
据医生说,患者入院后氧饱和度维持不佳,予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氧饱和度才能维持正常。查CT示:“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70%),两肺结核(空洞形成)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左上肺萎陷;右中下肺渗出性改变。”
医生解释,“气胸”是由于肺部长了肺大泡,因承受不住压力破裂,引起肺漏气,气体溢出肺组织、跑进胸腔,进而产生胸痛胸闷的体征。医院接受了胸腔引流术,目前已经脱开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饱和度良好,医院继续治疗。
自发性气胸是什么?
我们的胸腔就像个封闭的盒子,而胸腔中左右两肺就像盒子中的两个气球。气胸就是肺像气球一样破了,胸腔内就会充气,严重时气胸会使人难以呼吸,甚至压迫大血管,或使心脏及血管移位,导致循环衰竭,有致命的风险。而自发性气胸是没有任何外力导致的气胸,也就是说会无缘无故地就气胸了。
为什么会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好发于年轻人,病因其实目前仍然没有定论。有研究表明,吸烟、吸食大麻与自发性气胸密切相关,自发性气胸也与空气污染相关。而高瘦体型一直被认为容易发生自发性气胸,这是因为瘦高体型的患者更易由于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而导致肺泡壁弹性减退,容易形成肺大疱。
肺大疱是一种病理的状态(见图2),有可能有因为胸腔压力的突然增加而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换句话说大部分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都曾在发病前有打篮球、跑步等运动的情况,甚至一些人睡觉翻个身也会发生气胸。由于大都是年轻人发病,体格力比较好,只觉得胸闷、呼吸不畅,但严重的气胸会突觉胸痛、憋气,难以呼吸,如果有上述的情形,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什么人容易得气胸?
瘦高个的年轻的男士和女士们要注意!
人的肺部,有很多小小的肺泡,它们就像我们的加氧机,通过气体交换给身体的血液供氧。但是年轻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瘦高的人胸廓比较大,肺部为了适应胸廓的容量也会随之增大,肺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导致肺泡弹性减退,扩张后引起肺大疱。一般情况下,较小的、数目较少的肺大疱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影响肺的正常功能。
据统计,我院呼吸科每年接诊的近百例“气胸”患者中,18岁到30岁年龄段男子所占的比例高达80%。营养不良、运动伤害、生活压力都与这一年龄段密切相关。医生介绍,气胸多见于15岁到30岁年龄段的之间体型瘦长,胸廓扁平的年轻男子,尤其是“竹竿男”居多。医生认为,举重和飙高音一样,人体都会因为用力过猛,诱发气胸。
气胸会复发吗?
自发性气胸首次发作,除了上述漏气时间长的情况以及一些特殊的职业(飞行员、潜水员),往往不需要手术治疗。但16-52%的患者在1年内会复发,而第二次复发再继续保守治疗,此后复发率将达到65%,因此复发的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大大降低,是自发性气胸最确切的治疗方式。
对于首次发作保守治疗好转出院的患者,需警惕气胸复发,在2-4周还要回院复查胸片,如有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应该及时再次就诊。
气胸后能坐飞机,能运动吗?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体力活动与气胸复发相关,不适的症状消失后,患者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与社交,一些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运动应在气胸完全吸收后进行。
飞机旅行并不会增加气胸的复发率,但初次发作保守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气胸的概率高,在高空中气胸将可能延误治疗,因此建议初发的患者在1年内应推迟空中旅行,或尽早手术治疗,解除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