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邢台南宫4名小伙到石家庄滹沱河野游,结果3人不幸溺亡。
05:02
溺水自救方法
1、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更快地下沉。
正确的自救作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动上浮。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保待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只要能维持口鼻略浮出水面能进行呼吸和呼救就可以了,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救援者到来。
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措篑。
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2、对于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多是遇到了意外,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此时可改用仰泳体位,先用单手抓住患则的大拇趾抽背屈方向牵拉,然后按捏患者腿肚子,即可缓解;若手腕部肌肉痉挛,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另一只手辅以按捏即可。
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务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在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相反,心慌意乱造成周身肌肉的紧张体力过早耗尽而发生溺水。
在湖泊之中游泳时,由于对水情不熟一旦发生水草缠足的情况,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下,迅速将缠足的水草解脱,然后循来路退回,不可继续深入。
而在江河之中游泳,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漩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漩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以防被强大的漩涡吸入水下。万一被卷入水下,也应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气争取以潜泳在水下奋力一拼,此时顽强的求生意识是你获救的唯一希望。
儿童溺水的抢救
每年的夏天,总有儿童因溺水被夺去年幼的生命。如果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学会溺水现场的急救方法,无疑可使垂危的孩子起死回生,减少悲剧的发生。
溺水急救,关键在一个“早”字。溺水后,呼吸道被水分阻塞,支气管痉挛,肺部无法进行气体交换,使身体严重缺氧。也可因冷水或吸入性刺激引起喉头痉挛,声门关闭,呼吸、心跳骤停。人体内的氧储备极少,呼吸完全停止后只能维持机体6分钟的代谢。如不及时恢复呼吸,心跳就会停止,脑细胞死亡。因此,溺水儿童被救上岸,首先要做的不医院,而是争分夺秒通气、复苏。
首先,迅速检查孩子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孩子嘴唇发紫或苍白、呼吸缓慢或停止、刺激后无反应,脉搏摸不到,心前区无跳动感,可能呼吸、心跳已停,要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的具体方法是,让患儿仰卧,解开颈部领扣,用手抠出口腔和咽部异物,如呼吸道内有污水、血块或呕吐物等堵塞,应设法将其吸出,使气道通畅。抢救者一手托住其下颔,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舌头后坠,保证气体进入呼吸道内;另一手捏住其鼻孔,自己深吸一口气,将口紧对着患儿口内用力吹进,即刻可见患儿胸部鼓起,然后将口离开并放松鼻孔。此时,患儿胸廓会自动下陷而呼出气体。如此反复,连续进行,每分钟吹气20左右。若孩子年龄小,频率可稍快,但每分钟不应超过40次,一直到自主呼吸恢复为止,不可轻易放弃。只要动脉有搏动,散大的瞳孔有收缩,就有希望复苏。每次吹气量不宜过大,以使患儿胸廓及腹部稍抬起为度,过大可引起孩子肺泡破裂。
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方法是,将溺水儿童仰卧于硬板或平地,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抢救者先将左手掌平放在患儿心前区,右手握拳,锤击左手背数次,以使心脏复跳。力量强弱则根据孩子的大小而定,若是大孩子,用的力量也应大一些。无论有效与否,应接连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一手掌或双手掌置于胸骨下段(相当于两乳头的水平中央处),将肘关节伸直,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进行适量的压迫动作,用力不可过猛,以防造成肋骨骨折、气胸、肝脏破裂等并发症,每分钟80次左右。
如一人抢救,应同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按15:2的比例进行,即每按压心脏15次,作人工呼吸二次,反复交替。抢救1分钟后,可检查一下颈动脉搏动情况,此后每分钟检查一次。如颈动脉有搏动,口唇青紫好转或瞳孔由大变小,表明抢救有效。
在抢救的同时,医院,以争取更加完善的抢救措施。在转送途中,不要停止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等抢救方法。
错误方法
每年夏天都有人游野泳溺水身亡,虽然悲剧一再发生,却仍有人以身试险……我省汛期已到,各地河流水位都比较高,禁止游泳下水的地方,千万不要冒险下水,想要游泳请选择正规场所,希望大家尊重规则,敬畏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
责编
晓欢
编审
李建春
监制
江泓